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

小志的精神康復之會所模式研討會心得

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正式的研討會,所以在出發前問了一些學長該注意哪些事項。到了之後看到會場時,第一個反應就是“餐會“,當下就覺得這次研討會應該是比較輕鬆的方式進行。

這次主軸是“會所模式“對於精障患者所帶來的幫助及影響。上午由兩個台灣團體已經推行此模式的“慈芳關懷中心“及“伊甸活泉之家“來作介紹,介紹他們引進會所模式之後,於台灣社會所推動的方式。下午由澳洲踏腳石Clubhouse的三名代表做介紹,及戲劇演出與綜合座談。

會所模式著重在於群體的運作,參與會所的精障朋友不稱為病人、學員,皆稱為會員,這樣的方式可以消弭標籤化的問題。而在會所當中大大小小的工作,都皆由工作人員及會員共同開會決議,所以澳洲來的代表也有工作人員及會員。但是這樣的方式的確會遇到一些問題,有些事情是要決議幫助會員的,但是會員在場要如何做討論,這部份雖說有提到,但是沒有說明如何處理。

會所模式所要帶給會員的就是增加自我認同,擁有了認同、自信心,可以幫助會員重回正常的生活,重回職場,擁有一份工作是很重要的,因為就現實層面來說,沒有辦法賺錢就無法養活自己,我相信這樣的方式一般人也是會有需要的。

這次參加發覺自己還有很多不足,如精障有哪些的類別、症狀,或是有狀況時要如何協助等,這部份對於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是身歷其境的,所以不需要在本次研討會當中說明,也非本次議題主軸,這要靠自己花時間去了解。未來要設計幫助他們的相關輔具時,是需要多認識的。



相關連結
伊甸活泉之家
慈芳關懷中心
Stepping Stone Clubhous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